马来西亚工业地产租赁法律风险防范及关键注意事项
- wwy
- 4月15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5月25日

1. 引言
随着马来西亚制造业、物流业及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工业厂房的需求日益增长。许多企业,特别是新兴企业或希望减少固定资产投资的公司,选择租赁工业厂房而非直接购置物业,以降低初期投资成本,并在市场需求变化时保持更大的经营灵活性。然而,尽管租赁厂房具有经济上的优势,但其法律风险和潜在问题却不容忽视。
2. 马来西亚工业厂房租赁的法律框架
2.1 租赁(Lease)与租约(Tenancy)的法律区分
在马来西亚,所有土地事务均受到《国家土地法典 1965》(NLC)的严格监管。该法典明确规定,租赁的法律地位主要取决于租期的长短,并依据租期的不同,分为租约(Tenancy)与租赁(Lease)。
租赁(Lease)是指租期超过三年的租赁安排,并且必须在土地局进行注册。根据《国家土地法典 1965》(NLC)第221条的规定,注册后的租赁合同将显示在土地地契上,并具有正式的法律效力。由于租赁合同经过注册,即便该物业在租赁期间发生转售,新业主也必须遵守租赁条款,不能随意终止承租人的使用权。这种法律保护对长期运营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大型工厂或长期租用的物流中心,确保其业务不会因业主更换而受到影响。
与租赁(Lease)不同,租约(Tenancy)适用于租期不超过三年的租赁安排,并且无需在土地局注册。根据NLC第213条的规定,这类租赁关系被视为“免除注册租约(Tenancy Exempt from Registration)”,不会产生可注册的法律权益。
2.2 租赁合同的法律要求及关键条款
根据NLC 第 229 条,租赁合同应包括以下关键条款:
租赁物业的详细描述(包括厂房的确切位置、建筑面积、设施使用权等)。
租金及支付方式(明确租金金额、付款时间、押金数额)。
租赁期限及续约机制(明确租赁期限,并规定续租条款和租金调整机制)。
维修责任(应明确由哪一方承担厂房结构、电力及供水系统的维护)。
土地用途保障(确保租赁物业的土地用途符合政府规定的用途)。
政府土地回收条款(如政府征收土地,承租人是否能获得补偿或租金退款)。
3. 工业厂房租赁的关键法律问题
3.1 土地用途匹配的重要性
在租赁工业厂房之前,承租人必须首先确保租赁物业的土地用途符合其业务需求。根据马来西亚的土地分类制度,工业用地细分为轻工业、中工业和重工业,不同类型的工业用地适用于不同的制造或生产活动。
如果承租人租用的厂房土地用途不符合实际经营需求,将无法获得环境部的批准及工厂执照。因此,在签订租赁合同之前,承租人应确认其业务是否符合土地用途。
3.2 租赁合同的关键条款
由于工业厂房的租赁涉及长期经营,合同条款的细节处理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稳定性。
首先,合同应包含清晰且详细的租赁物业描述。除了基本的厂房位置、建筑面积、附属设施及设备使用权等信息外,还应明确该厂房是否已获得相关执照,如消防证书(CF)。如果承租人计划进行改造,例如安装特殊设备或改变原有厂房结构,合同中应明确是否需要获得业主的书面同意,以及哪些改造费用由哪一方承担。此外,合同应明确厂房是否包含公共设施,如共用停车场、仓储空间或额外的办公区域,并说明这些设施的使用规则。
其次,关于租金及支付方式,承租人除了需确认租金金额、付款期限、押金要求外,还应关注是否包含额外费用,例如物业管理费、保险费、政府相关税费等。在某些情况下,业主可能会要求承租人承担某些额外的费用(如地税 Quit Rent、门牌税 Assessment Tax),因此建议在合同中明确列出所有支付义务,以避免租赁期间出现额外费用争议。
关于租赁期限及续租机制,由于工业厂房的租赁通常涉及企业的长期运营,因此合同中应明确规定续租条款,确保企业在租赁期满后能优先续租,而不会因业主单方面决定而失去厂房使用权。此外,为了避免业主在续租时提出不合理的租金涨幅,承租人可以在合同中提前约定续租时的租金计算方式。
在维修责任的分配方面,工业厂房的使用涉及大型设备、工业用电、排污系统等基础设施,维护成本较高,因此必须在合同中明确责任分配。例如,合同应区分结构性维修(Structural Repairs)与日常维护(Routine Maintenance),通常结构性维修(如屋顶损坏、外墙修复等)应由业主负责,而日常维护(如电路维修、水管更换)可能由承租人负责。此外,合同应规定如果维修影响正常运营,承租人是否有权要求租金减免(Rent Abatement)或由业主承担相关损失。
针对政府土地回收条款,由于政府可依据《1960年土地征用法令》收回私人土地,因此承租人应确保合同中包含合理的补偿机制。
4. 结论
综合而言,只有在深入了解法律要求,采取必要的法律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企业才能确保在马来西亚的工业厂房租赁交易中获得最大程度的保障,并降低潜在的法律风险。
《马来西亚房地产投资法律指南:中国投资者必读系列》